16 12 【展讯】| 2021纤维艺术系毕业展 | 2021年6月1日-6月16日 Posted at 15:10:53 in page, 最新消息 by

 

 

展期:2021年6月1日-6月16日

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之江凤凰创意大厦

杭州市西湖区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5号楼 1楼,2楼平台,3楼

 

 

——展览现场——

 

 

 

 

——博士研究生作品——

 

 

 

作品名:枯瘦的马皮 \ Skinny Horse Skin

作者:杨杰

材料:泥炭纤维、马鬃、剑麻、金箔

尺寸:600cm×280cm

指导老师:施慧(教授)、杨振宇(教授)

年份:2021年

作品说明:枯瘦的马皮,坚韧的剑麻丝连接着发酵的皮肤;沉寂中的落寞,金色装点着美梦。

 

 

作品名:野马——向往 \ Fury Horse——Yearning For

作者:杨杰

材料:山羊皮、马鬃、金箔

尺寸:尺寸可变

指导老师:施慧(教授)、杨振宇(教授)

年份:2021年

作品说明:金色的光芒,仍旧华丽;试探中的未来以及充满想象的未来。

 

 

——硕士研究生作品——

 

 

 

作品名:《一块空地》

作者:蒋林娟

材料:土、石块、草、木板

尺寸:300cm(L)*300cm(W)*10cm(H)

指导老师:阿萨杜尔·马克洛夫(副教授)、单增(教授)

年份:2021年

作品说明:尝试讨论“如何打开一块固定容积的空间”。当我将身体作为与大地的连接,身体的转向带来景致的明晰切换,石块的指向成为我所能遇见的现象世界的能力地图。

 

 


 

 

 

作品名:《进行中》系列

作者:彭思思

材料:棉布、印花布、棉线、油画、木、影像

尺寸:220cm×170cm、220cm×170cm×200cm、视频尺寸可变

年份:2021

指导老师:阿萨杜尔·马克洛夫(副教授)、单增(教授)

作品说明:挂毯作品中有两位主人公,一位是直观能看到的佩内洛普(Penelope),绘画部分则还隐藏着另一位,她同佩内洛普一样坚持十几年不断地构造和解构线,是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普通的裁缝阿姨,她们之间似乎产生着时空对话关系。人物拼贴的布料,也不清楚是哪些人的哪代人的,表达时间的互穿性。将生活人物、神话人物和抽象线条三者叠合,这个做法也像是一个隐喻:作品中的人物象征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文明,它如何被人们拆解、误读与重构。视频中倒放缝纫机底部旋转着梭壳,以此呼应被扯着退线的装置。

 

 


 

 

 

作品名:《联结》系列

作者:李颖

材料:旧衣服、拉链

尺寸:尺寸可变

年份:2021年

指导老师:阿萨杜尔·马克洛夫(副教授)、单增(教授)

作品说明:我们生活在这个数字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里,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距离不断被拉大,差异在人们身上被无限放大,疏于沟通交流,因此产生许多个人矛盾和社会矛盾。人们生活节奏过快是否忽略了自己与他人、社会的联结? 结合本次课程主题,我从不同的人那里收集了不同种类的旧衣服,因为我认为它是一种有温度和故事的物品。然后我把它拿到不同的场所里使其与不同的人相遇,让人们在衣服上画出自己的手印,并留下自己的专属字体或图案。选用拉链作为联结的桥梁进行两两随机组合,大小不一的手印呈现出"握手"的形式,无形之中它表现出了人们处于不同等级、地位和身份之间平等的联结;是个体与过去与未来相遇;也是人对于自己的一种和解及祈盼。

 

 


 

 

 

作品名:《拾》

作者:孔亦召

材料:布、菲林片、缝纫线、缝纫机、木窗、显示屏

尺寸:尺寸可变

年份:2021年

指导老师:阿萨杜尔·马克洛夫(副教授)、单增(教授)

作品说明:与母亲一起生活的旧衣物、日记与老相片拼接相连,古老的缝纫机缝纫着过去的记忆碎片,以一种仪式化的形式浮现于空间中,若隐若现的记忆在泛黄的微光下隐约呈现,从时光的窗户中望去,是那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回荡。

 

 


 

 

 

作品名:《城市集合》系列

作者:任喆

材料:旧衣物、别针、鱼线、木头

尺寸:600cm(L)*200cm(W)*300cm(H)

指导老师:阿萨杜尔·马克洛夫(副教授)、单增(教授)

年份:2021年

作品说明:作品是我对当代人的生活进行的反思,我们是游牧民族,这种状况已经成为当代艺术和社会的主要问题之 一。我们的生存状态,生活空间和人与人的关系,都产生于城市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集合体。

建筑是城市的衣服,我们生活在城市中,人与建筑共同构建了城市社区。城市的记忆、生活的记忆、个人的记忆成为一个集合,我通过日常的整理行为将它们编织起来,赋予了意义。通过城市,人们聚集于此,成为一个整体;通过艺术,我们确定了彼此的位置;通过介入城市空间,我们作为“补丁”,共同建筑城市的外衣,以及现代人的城市生活。

 

 


 

 

 

作品名:《仲夏之梦》

作者:王洪鹏

材料:旧衣服,彩色棉线,彩色尼绒线,镜面贴纸,白乳胶,毛毡,钢筋,木头,灯具光源

尺寸:160×250×450cm

年份:2021年

指导老师:阿萨杜尔·马克洛夫(副教授)、单增(教授)

作品说明:这件作品是我的毕业创作,在做完《我、梦、TA》之后,我对这件作品很满意,但由于尺寸的关系观众无法走进空间,因此我决定做一个更大的沉浸式空间。因此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在制作我的毕业创作,虽然现在还未完成但我相信这次的作品一定会全方面的超越《我、梦、TA》。我会加入彩色的强弱光源,制造一个更加美轮美奂的梦境空间。

每件旧衣服都是一故事、一个本书,在不断重复的缝制衣物的过程里,我就像是在阅读一个个不同的人生片段,我幻想着化作他/她去体验不同的生活。我会去猜测衣服的主人为何购买这件衣服,又为何不再需要这件衣服?想象着他/她在穿着这件衣服时候的心情,在他/她穿上这件衣服的日子里做了什么事?与什么人交谈了些什么?这一切的想象组成了一个梦,在这个梦中我们相遇相谈。我希望构建一个斑斓的梦境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我们所有人共同书写一个神奇的故事。

 

 


 

 

 

作品名:《在》

作者:袁颖洁

材料:棉质织布、棉线

尺寸:尺寸可变

指导老师:阿萨杜尔·马克洛夫(副教授)、单增(教授)

年份:2021年

作品说明: “峥嵘栋梁,一旦而摧。水月镜像,无心去来。”  

不从一个绝对的视角去看待事物,看到的世界万物,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只是在脑中的映射,只是认为是那样的,每个人眼中的事物都不完全一样。我们存在亦不存在。  

 

 


 

 

 

作品名:《围城》

作者:朱芷娴

材料:旧衣物、布料、海绵、泡沫、钢架、塑料模型

尺寸:200cm(L)*200cm(W)*300cm(H)

指导老师:阿萨杜尔·马克洛夫(副教授)、单增(教授)

年份:2021年

作品说明:旧衣物集合了人们的身份、个性、年龄、性别、审美等信息。我在创作的过程中收集了大量的衣物,这些衣物来自与我关系密切的亲人和朋友,通过收集衣物的行为,我似乎以另一种视角进入了他们的生活。这些个人物品所交织出的关系网或许是我现实的“舒适圈”,也是生活的缩影。作品中的深色制服拼接成的魔方象征着体制、规则、群体和个性的压抑,而色彩鲜艳多变的衣物则与之对立,代表着鲜明的个性、差异与冲动,二者对立而统一,相互矛盾又互相转换,试图描绘存在在群体中的欲望、向往、迷茫和逃离。

 

 

——本科生作品——

 

 

 

作品名:《归一》
作者:曹羽
材料:毛线、反光线、手电筒
尺寸:2m*2m
年份:2021
指导教师:黄燕
作品说明:博尔赫斯说过:“世界本是迷宫。”在高墙之中寻求突破,不断冥想、选择,以求找到未知的出口——这是人类存在的标志。现在,请你触摸红色小球,打开手电筒并放置到与视线齐平的高度,任意选择一个白点作为起点,开始一段短暂的游戏。

 

 


 

 

 

作品名:《人从众叕》

作者:葛丹婷
材料:影像、尼龙搭扣
尺寸:3m×2m×1m
年份:2021
指导教师:黄燕‍
作品说明:人在社会相处中,总是与他人产生联系,并在彼此靠近和远离的一些行为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纠结的动作和心理。

 

 


 

 

 

作品名:《怀念的尽头》

作者:黎秉鑫

材料:综合材料

年份:2021

指导教师:应歆珣

作品说明:我将过去一年影响了我的事情转移到这融化般的棋盘之中,化作棋子的事件与摇曳作响的铃铛便是我对过去的纪念。

 

 


 

 

 

 

作品名:《沉默的宣言》

作者:李琳

材料:影像、海绵、水粉

尺寸:1.2*m1.8m*0.3m

年份:2021

指导教师:应歆珣

作品说明:用“不可解读”的文字讲出一些不便于直说的话。

 

 


 

 

 

作品名:《日记本》
作者:林奕镭
材料:多种织物、尼龙、铝
尺寸:尺寸可变
年份:2021
指导老师:黄燕
作品说明:林同学的22岁。参考了前人的结绳历史,因为前人的结绳像一棵树,所以我也试着做一棵树,我也希望做一棵树。

 

 


 

 

 

作品名:《呼吸》
作者:刘丹丹
材料:弹力布、超轻黏土、石膏铁、架
尺寸:116cm*45cm*45cm*3
年份:2021
指导教师:黄燕
作品说明:从服饰这一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物件种类中找出特例,通过束腰这个具象的例子,更深层次探讨人类对生命、美、欲望、并思考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

 

 


 

 

 

 

作品名:《“编织”》  
作者:刘心怡 

材料:织机、Arduino、电线、尼龙线 

尺寸:1200mm*1000mm*2000mm          

年份:2021                                     
指导教师:黄燕                              
作品说明:将声音用编织来表达,这种行为可以成为实验性的表演和档案。我想要直观的“编织”音乐。

 

 


 

 

 

 

作品名:《启》
作者:刘泽麒
材料:羊毛材料
尺寸:1.2m×1.2m×2.1m
年份:2021
指导教师:黄燕
作品说明:即将消逝的生命。

 

 


 

 

 

 

 

作品名:《他人之言》

作者:皮雪玢

材料:棉布、木头、气球、头发、喇叭等

尺寸:30*30*30cm

30*30*50cm

30*30*50cm

30*30*150cm

120*80*50cm

40*40*30*8cm

年份:2021

指导教师:应歆珣

作品说明: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认知,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物也有不同的看法。当你面对怎样去评价一个事物的问题时,会有怎样的描述,而在头脑只接收到这些描述信息时,又会过滤出怎样的特征和情感。这样的“传话游戏”反映了人与人的沟通与联系,社会也因这样的联系而组成起来,情感在人们客观与主观的交流间不停转换,构成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世界。

 

 


 

 

 

 

作品名:《等待》
作者:沈嘉晨
材料:有线耳机、电线、音响、铁丝
尺寸:200cm*200cm*250cm
年份:2021
指导教师:黄燕
作品说明:“信息传递”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当现在的我们面对一个传递或者存储信息的新技术时,我们对它有多少了解?作为一个对电子产品不是那么精通的人,个人信息的存储和传播时常让我有一种失控的感觉,身处于这个信息化的社会里,我好像一直处在一个被动等待的状态下。

 

 


 

 

 

作品名:《蜜境》

Sweet Dreams

作者:孙成岩

材料:麦芽糖,毛线,木板,玻璃马赛克等

尺寸:320cm×240cm

年份:2021年

指导老师:黄燕

作品说明:这是一段小有遗憾的幸福时光。

 

 

作品名:《蜜境·念》

Sweet Dreams:Mementos

作者:孙成岩

材料:麦芽糖,塑封袋,鲜花,铣刀片,箭头,蜜蜂,铁链,金箔,铁丝,人偶,木头,羽毛等(或直接综合材料)

尺寸:尺寸可变

年份:2021年

指导老师:黄燕

作品说明:蜜境之下,万念生。

 

 


 

 

 

作品名:《“解”》

作者:王婧璇

材料:五彩糖绳、布料、消毒水、亚克力

尺寸:200×400cm、45×30×31cm

年份:2021年

指导老师:应歆珣

作品说明:

       幸运的人能一生都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却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糖绳具有香甜气味,是孩童眼里世界满是纯洁天真无忧无虑的象征,通过编织,制作成赋予其情感的柔软地毯,观者可入内感受这特殊的地毯,但踩踏过程中无形造成一种对于孩子内心处的多重“伤害”。这件编织作品是由遭受到“伤害”的人群进行编织糖果、书写的方式,在编织中,编织的交流与“他人”交流中产生的共鸣,逐渐达到自我疗愈的效果,观者也可以参与其中进行再次编织、抽取阅读或书写感受。创作目的在于通过“沟通”等方式,专注于编织中,实现心理上的治愈,尝试弥补心灵缺失的部分,唤醒人性纯真的善。

 

 


 

 

 

作品名:《倾听者》

作者:王杉羽

材料:综合材料

尺寸:6m×1m×1.2m

年份:2021年

指导老师:黄燕

作品说明:他们是时代发展下产生的意外,是人类改造大自然后孕育出的一批异类。他们背负着不同的故事,聚集于此,互相倾诉,互相倾听。

 

 


 

 

 

作品名:《广告灯箱》

作者:吴奕浩

材料:综合材料

尺寸:60cm*80cm*2cm

年份:2021

指导教师:应歆珣

作品说明:思考当下消费环境中带给我们的信息,用纤维材料来表现个人对于现代消费环境现状的理解。

 

 


 

 

 

作品名:《当代男性群像》
作者:杨鸿杰
材料:综合材料

尺寸:60cm*170cm*4

年份:2021
指导教师:黄燕
作品说明:对当代社会下的“男子气概”的外化表达。

 

 


 

 

 

作品名:《窥》

作者:叶雨旸

材料:综合材料

尺寸:160cm*160cm*100cm

年份:2021

指导教师:黄燕

作品说明:在大数据时代,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转化为数据的形式,我们也习惯了这种形式的存在,在不经意间就参与到数据化的过程中。我们无法避免在网络上留下痕迹,而互联网背后的“第三只眼”则在时刻窥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

 

 


 

 

 

作品名:《对买来却没有用过的物品的歉意》

作者:张楚

材料:滴胶、布料、石英砂

尺寸:可变

年份:2021

指导教师:应歆珣

作品说明:“买来却没有用过的物品”仅仅因为人们的一个念头或是欲望而诞生,而后一生都在自己的世界中不老不死。“将它们永恒的封印在它们本该所在的地方”便是我对它们的致歉。而它们在接受我歉意并终于有了用途的同时也被永远困在了水晶棺之中,映射着囿于消费漩涡中的我们。

 

 


 

 

 

作品名:《对话》

作者:张甜恬

材料:油,脂,针,线

尺寸:2m×1.5m×0.12m

年份:2021

指导教师:应歆珣

作品说明:用蜡和油脂混合做成从子宫到皮肤橫切的墙体,我与母亲通过针线在油蜡墙上来进行互动,在自己那面墙上用刺绣的方式来书写文字,但是由于两边的话语不同想要写下的文字永远无法完成,我与母亲的无数次重复的穿针引线成为徒劳,留下的一个个无用且细微的针眼成为对彼此伤害的印记,这面巨大的墙在逐渐增多的针线下显得狼狈不堪。

 

 


 

 

 

作品名:《象牙塔之后》

作者:张歆悦

材料: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年份:2021

指导教师:应歆珣

作品说明:象征着自我的布丁坐着滑梯一路向下,就像即将毕业的我们,离开学校这座象牙塔,离开家庭这个港湾,毅然决然却又被逼无奈的走向社会。将自我精神投射到布丁里。体会到人的脆弱,感受到人类在花花世界里失去自我行尸走肉的困境。反应当今社会人类对于自身精神上的追求与现实上对生活低头的现状相背离的窘境。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都要坚持自我。在坚持初心的情况下重塑自我。

 

 


 

 

 

 

 

作品名:《二重奏》

作者:周文

材料:综合材料、影像、音频

尺寸:250cm*400cm 60cm*50cm*120cm

年份:2021

指导教师:应歆珣

作品说明:由多件装置的碰撞产生出声音从而让人停留下来思考材料及其行为表现意义。从具体衣物出发即从它们所代表的职业身份和背后的社会性身份来探讨材料与文化身份认同之间的联系。采用机动装置来进行无意识的互动,用其碰撞发出的声音来传递情感,所选择的衣物更倾向于是一个个具体的独立体,碰撞出的声音作为一种刺激听觉的方式来表达我们对于职业身份与自身的融合与不融合的矛盾感。

 

 


 

 

 

 

作品名:《帘影假山前》

作者:庄千奥

材料:树皮、人造毛皮、有机玻璃、综合材料

尺寸:尺寸可变

年份:2021

指导老师:应歆珣

作品说明:在人造中寻找“真”和“假”的平衡。

 

 


 

 

摄影:辛齐,部分照片由艺术家本人提供

编辑:辛齐,李诗雨

审核:应歆珣,辛齐

 

 


 

展览持续至6月16日,欢迎莅临参观,感谢诸位的支持和鼓励!

 


 

 

敬请关注及订阅中国美术学院纤维艺术系官方微信,获取更多精彩推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