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07 纤维:艺术与设计的共通密码 ——2021“纤维密码”展纪实 Posted at 14:39:18 in page, 理论研究 by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纤维:艺术与设计的共通密码

——2021“纤维密码”展纪实

作者:许嘉

正文

 

 

    2019年11月,第三届杭州纤维艺术展的国际研讨会“线场——纤维艺术的多向链接”与开幕式同期举行,我邀请杭间老师作为第二场“纤维:作为一种艺术的方法”和第三场“界外:纤维思维的知识来源”的主持人,其中,第三场的嘉宾包括同济大学的袁烽教授、东华大学的莫秀梅教授、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姜绶祥和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后严册,他们从建筑、医学、服装、材料、设计等角度跨界地讨论了纤维思维的多元知识来源,从碳纤维编织建筑,到生物纳米纤维的人工支架,到纳米技术的金属镀膜染色,再到所谓的“隐身衣”、功能织物和超材料,正是这一些已然在非艺术领域发生的关于纤维材料的故事,让杭间老师大感兴趣,从而诞生了策划一个关于纤维材料与艺术及设计的展览的想法。作为研讨会邀请方的我,便荣幸地接受了这次在设计博物馆策划一个纤维大展的机会。

    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们在2020年所作的大部分工作都无疾而终,展期几次延期,最后定在展览启动一年半后,5月18日即“世界博物馆日”开幕,也是冥冥中的巧合。在境外展品无法参加的特殊情况下,我们不得不转而寻求国内的作品或藏品,并从各种途径借展到了不少重要的国外纤维艺术作品和设计新产品。可以说,疫情一方面打乱了我们的计划,但是另一方面也打开了国内的市场,令我们的眼光聚焦于国内的优秀纤维艺术创作与设计,获得不少惊喜。

    这次展览的主题为“纤维密码”,“密码”的概念,是我和策展人胡佳在策划过程中逐渐清晰起来的。密码,隐秘的信息;纤维密码,关于纤维的隐秘的信息。那么,在今天这样一个科学技术不断突破、材料范畴不断更新、信息隐私不断曝光的时代,有什么能比“密码”更能阐释“纤维”在我们的生活中所处的境遇呢?有什么能比“密码”更能体现“纤维材料”在艺术与设计中的连接作用呢?当许多人对“纤维材料”这个概念还感到陌生之时,却无法回避它已然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当大多数人对“纤维艺术与设计”还觉得新奇之时,却蓦然回首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角角落落。而破解“纤维密码”,揭秘纤维的隐秘信息,也正是我们的展览想展示的。将艺术与设计融合展示,不分彼此,是想让展览聚焦于“纤维”本身,打破对“纤维概念”的传统思维,让“纤维密码”得以破解、公开,从而诞生更多的可能性,引发对未来的思考。

    展览通过三种途径来解锁“纤维密码”:视觉、触觉、嗅觉,让观众以观看、触摸、呼吸的全方位互动感受纤维的氛围。如果说作品的微观和宏观触动的是视觉,展厅的空间体验和盲文的展签激发的是触觉,那么纤维香水的定制则是对嗅觉的回应。在展厅的一角,一系列实验性的纤维香水让人们重新体验了麻、棉、丝、毛这些纤维材料本身的气味,观众可以将香水样品带回家,从而在纤维视觉与触觉盛宴之后留住嗅觉绵长的味道。

    从最日常的角度看,纤维材料最显著的特征可能就是由于它的亲和性而让人容易产生一种沉浸其中的感觉,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包裹感,如襁褓中的婴儿,华盖下的裸体。因此,展览的空间也旨在营造一系列的沉浸式纤维体验:纤维里。展览的序曲开始于一片白色纤维丛林之中,数百片半透明硬纱帘布将序厅营造出一种纯净而又朦胧的气氛,这似乎是纤维材料能给人的最简单直接的印象;走廊被分隔成另一个展厅空间,一块长长的黄色绒线球地毯明晃晃地点触起我们的视神经;9号厅则被一个巨大的“龙猫”屁股带来的强烈触感欲望所开启,当我们带着孩童的好奇之心,禁不住向内张望之时,便进入了一个柔软的毛绒内心;8号厅则是一个纯白的极简空间,白色的曲线形展台如同暗流,轻盈而充满张力,蔓延到各个角落,将纤维的有机生长与未来姿态相契合。

    如果说白色帘雾序厅带领我们进入的是一个无方向感的纤维迷宫,那么黄色毛线球地毯则铺就了一条线性的从传统到当代,从手工艺到数字科技,从历史通往未来的纤维之路,并通过与人类最亲密的“第二皮肤”——服装得以传递。从天然植物纤维的火草棉长衫、构树皮衣、麻布绣衣、靛蓝印染棉袄,到自然动物纤维的蚕丝彩绘单衣、鱼皮大襟衣,到质轻坚韧的碳纤维裙,交感互动的声皮、电皮服,3D打印的树脂时装,再到环保生物材料的裙袍,岩石纤维的上装,以及金属回收物连缀的套装,在这一看似时尚串烧的秀场背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纤维材料的不断更新,以及技术工艺的优胜劣汰。黄色毛绒球地毯的尽头,是荷兰设计师Iris van Herpen的大屏幕时装秀场,这些杂糅了怪异与优雅造型的充满褶皱和肌理的3D打印服装,营造出一种梦幻之境,似乎要带领我们,乘着脚下的魔毯,穿越时空,通向未来。

    在“魔毯”的尽端回眸,我们产生了一种被技术派推向风口浪尖的兴奋感,但同时,一种隐秘的不安和焦虑也油然而生。我们好想回到母亲的怀抱,如同小狗寻奶般找到那种肌肤之亲带来的安全感,母亲的头发、肌肤、毛衣,才是我们内心深处对纤维的第一反应。于是,在9号厅,我们建构了一个毛绒绒的厅中厅,亲切感、安全感、温暖感在这里得以满足。展厅中不多的展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传统纤维材料的再造设计,另一部分是传统纤维工艺的传承与活化。艺术作品与设计产品在这里交错展示,模糊了边界:搓绒的毛毡既是游牧民族的重要服装,也能成为记录天气变化的卵石日记;纸材既可以成为器皿、灯具、座椅,也可以被编织成服装;亮布、漆纱、锡绣,传统的民族技艺摇身一变,成为时装、钱包和饰面的新宠;成堆的快递箱看似廉价,却隐藏着华丽精致的刺绣小将;墙上的木兰含苞待放,玉蝶初上,竟是丝绣巧夺天工……文化的传承和先锋的实验在这个如母腔般的空间中共同绽放。

    与“龙猫”厅形成鲜明对比,8号厅的纯白流动空间则营造出一种充满科技感和未来感的氛围。碳纤维椅,纸质手表、键盘、鞋、箱包、沙发等,玻璃纤维椅,光纤水泥灯,丝瓜筋卫浴,瓦楞纸靠椅,纸管椅,这些非传统意义的产品打开了纤维材料的应用市场;而柔性电子材料,gore-tex面料、海藻面料、金属复合材料、太阳能充电发光面料这些更具科技含量的材料则更展示出一个强大的纤维功能性市场;至于塑料瓶风衣、大象粪便纸、咖啡渣面料和发丝家具,则拓展了纤维材料的回收再生前景。在医用领域,静电纳米纤维用于组织再生,电子皮肤检测患者健康,聚壳糖纤维成为可降解急救纱布,这些常识之外的纤维材料正在发挥着巨大的潜力。在建筑领域,绿色环保的茶叶砖块,记忆材料聚酯纤维,柔性灵活的防灾头巾,超高强度的透明木头,抗拉抗压的碳纤维编织,令纤维材料从室内走向室外,从软装走向结构,从饰面表皮走向空间营造,从而改变了建筑冰冷、坚硬、厚重的固有印象。这一单元中最有意思的可能是显微镜下的纸币纤维,有谁知道不同国家的纸币所用的纤维材料迥异,又有谁知道这些色彩斑斓的抽象绘画竟出自“钱”的手笔。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的全球疫情一方面影响了艺术创作与设计,但另一方面也给艺术家们带来了不少新的灵感。例如,有不少服装设计就是用口罩作为基础创作元素,或是更新口罩的材料与功能,或是在口罩的形式与表现上不断探索。这让疫情本身从消极转为积极,从被动转为主动,最后诞生了展厅中一面生动的口罩墙。艺术与设计在这场疫情中同以口罩为载体,一方面艺术化的口罩融入生活,不同纤维语言制作的口罩让人眼前一亮,另一方面,医用的口罩缝缀成时装,新材料的口罩设计独具功能。如果不是这场疫情,我们又怎能想到,一个小小的口罩能如此千变万化,平凡的掩面物竟能如此优雅。

    在纤维艺术中,最能体现传统工艺与数字科技结合的,便是数码编织。这一上世纪70年代才出现的新艺术手段,跨越半个世纪,已然展现出它成熟的技术优势和发展潜力。因此,在这一部分的高新设计产品之中,我们隐藏了几件数码编织作品,以表达纤维艺术在数字技术时代新的生命。在它们理性的表面之下,更多的体现为人文的关怀和感知的重启。

    迪伦·费什(Dylan Fish)是一位活跃在北美的年轻艺术家,他在作品中强调信息的传递,用织物加密的方式将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相联系。他将加密过的信息通过数码编织的黑白图式表达出来,观众可以将文字输入电脑,即转化成图样被编码到织物中,这些像是无限二维码般被加密过的内容,令织物本身变成了交流的密码。而那些昏暗的霓虹灯管,似乎在暗示着数字时代的信息虽然庞杂,却充满了暧昧不明的昏暗角落。编织在这里具有了双重意义:一方面是织物的经纬线交织,另一方面则是信息的交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这次的展览中,费什以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为蓝本,创作新作,他收集了参加2019年第三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的作品展出过程中四个月的人流信息,经过转码后编织进新的织物,这块新织物采用了费什心目中的中国色红与黄,在海宁进行织造,并配以红色霓虹灯管。这一热烈的颜色一改费什以往的作品基调,既是对中国快速发展生机勃勃的回应,也更加深了他对在大信息时代,个人隐私与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思考。

    中国艺术家刘佳婧的新作《知音》则讨论了织物与身体感知的关系。中国文化中的“知音”让人想到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而在这里,抚琴的优雅与律调转化为纺织的经验和动作,水流变成了电流,摆动的电流表暗示着纺织中身体的韵律,山峰起伏、流水波动的景象随着梭子的来回与织物一同显现,而触摸带电的织物时所产生的酥麻感则引发了人们对“重启感知”的思考。

    另一件数码编织作品《叙序》来自于中国艺术家黄燕,表达了对中国文字纵横经纬、阡陌交通的数字秩序的理解。她用色度不同的深色线编织出如同碑刻一般的残缺拓片,远看类黑色显出一种金属的光泽,近看却是各种色彩交织的游戏。当代的织物在这里化为历史的情境,线的纵横交错如棋盘之局,理性的秩序感之下是对数字文化的感性思考。

    我们不难发现,不论中西文化背景,不论是信息密码的传递、纺织者身体的韵律、还是文字色彩的交织,艺术家们都仍然在数码编织的背后不断挖掘编织本身的人文意义与感性思考,从而拓宽了“编织”的情感内涵。而编织作为一种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技艺,它所带有的情感表达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现代纤维艺术变革时期可谓发挥得最为淋漓尽致,以玛格达莲娜·阿巴康诺维奇(Magdalena Abakanowicz)、雅科达·布依奇(Jacoda Buic)、瑞兹·雅克比(Ritzi Jacobi)和万曼(Maryn Varbanov)为代表的东欧艺术家们用他们的双手直接在框架上编织、缠绕、打结麻、毛、棉、棕等粗犷的纤维材料,打破了人们对壁挂艺术的传统认知和限定,令编织艺术从平面走向空间,从模仿绘画走向自由造型艺术,从内敛的传统工艺走向激情澎湃的情感载体。

展览从材料的场域开始,进入一个个迥异的纤维设计空间,最后在7号厅回到纯白色的现代博物馆空间,在阿尔瓦罗·西扎设计的泛着天光的纯白展厅中,我们仅展示七件作品,既是让纤维材料回归艺术的一个结语,也是对纤维艺术的历史发展所作的一个简单回顾。20世纪70年代纤维艺术变革时期的代表作、南斯拉夫艺术家雅科达·布依奇的《红色空间》、罗马尼亚/德国艺术家瑞兹·雅克比的《特兰西瓦尼亚》,和保加利亚艺术家万曼在1980年代创作的棕系列壁挂作品,以及新世纪全球化境遇下壁挂艺术的现代启示录、英国艺术家格雷森·佩里2009年的作品《沃尔瑟姆斯托壁毯》,大红、深灰、银灰、棕咖、紫罗兰、亮黄,激情、革命、深沉、静谧、优雅、戏谑,通过编织、刺绣、浇筑、缝纫、缠绕等技法相互进行着世纪对话,引发人们的反思。这是一场平面与空间的对话,是材料与形式的对话,是造型与观念的对话,是手工技艺与数码编织的对话,也是历史与今天的对话。这更是一场反思,反思了消费都市中无处不在的“物性”,反思了后殖民文化的入侵,反思了对传统装饰和礼仪的反叛,反思了艺术与设计、工艺的地位不公的关系辩论,反思了今天这个时代中艺术与生活、与设计互契互融的趋势。未来何去何从?答案在我们自己手中。

    材料,将艺术与设计连接在一起。纤维材料,具有独特的柔性、韧性、温度与感知,这让纤维艺术带有日常性,又让纤维设计独具优雅。20世纪60年代至今的纤维艺术变革与发展,以材料的角度来看,是一场从自然纤维材料到人造纤维材料,再到硬质金属材料,再加入现成品,最后在科技的帮助下延伸到纳米领域的进程。纤维材料在这场进程中,它的概念得到拓展,纤维艺术本身的定义也得以突破,并伴随着现成品和设计产品的介入,走出大型、重型软雕塑的束缚,而与社会、生态、环境、都市消费等一系列新的课题紧密相连,如对工业社会中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注,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的呼吁,对现代社会消费现象的追问,对网络数字媒体侵入日常的思考,以及对后疫情时代全球态势重整之下生活模式改变的关切等等。可以说,纤维创作从单纯造型艺术或编织语言的衡量,转而以艺术家对现实社会的理解和关注为切入点。

    这一艺术观念的更新,正与现代设计理念相吻合。纤维材料它所特有的社会生活信息内涵,让采用纤维材料的设计品变得更具温度,更贴近自然,也更有亲和性、人文性及时代特质。纤维材料在微观与宏观两方面的延展性,也让纤维设计上到建筑航空,下到纳米血管,都展现了巨大的功能性和环保性的优势,并且这种潜力还在不断地被发掘之中。相信,在纤维材料不断更新,科技手段飞速发展的今天,纤维艺术与设计相互融合的趋势会向着更积极的方向发展。

 

2021年5月6日

 

 

审核 | 许嘉、石冰

编辑 | 毛宇、杨安           

 

最近更新